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患者最怕聽到醫生的一句話:腫瘤惡性的,沒什么好治的了……有時候,醫生也怕患者的一句話:沒那么嚴重,再等等……一個36歲高中老師,本該是在三尺講臺、誨人不倦、春風化雨的美好歲月,但卻查出有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曾有兩次腦干出血,兩次都是保守治療后
患者最怕聽到醫生的一句話:
腫瘤惡性的,沒什么好治的了……
有時候,醫生也怕患者的一句話:
沒那么嚴重,再等等……
一個36歲高中老師,本該是在三尺講臺、誨人不倦、春風化雨的美好歲月,但卻查出有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曾有兩次腦干出血,兩次都是保守治療后癥狀消失,一次次幸運的死里逃生后,于是對這病似乎也沒有放在心上,更徹底的手術治療也一拖再拖,沒想到,一年時間不到,他突然又爆發頭痛、連路也走不穩了,查出又是腦干出血,但這一次,因為出血量太大,他留下了偏癱的后遺癥,也終于明白,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只有手術全切這個病變才能徹底治愈。
腦干出血3D示意圖
一個20歲花季大學生,恰風華正茂的美好年紀,一開始被診斷為膠質瘤二級,因為癥狀較輕沒有認真對待,于是一等再等,誰知道,短短半年后,他的腦瘤迅速增大且惡化成了高級別,不僅頭痛、嘔吐癥狀十分嚴重,剛開始可能手術切除就能獲得良好預后,現在除了手術,還要接受一些輔助放化療手段進行治療……此時的一家人開始后悔,早點手術積極治療情況就不會這么復雜了
四級膠質瘤影像圖
等的結果是什么?無數個相似且真實的案例證明:不是腫瘤自動消失,而是變本加厲(比如很快增長甚至惡化),對人體的傷害性更大,治療之路也勢必更加周折。所以,沒癥狀≠沒危險,癥狀輕≠不用手術,一旦確診腦瘤,大家還是需要認真對待!
腦瘤不及時手術能長多大?一圖看清
腦腫瘤發展進程如何?不及時手術切除能長多大?很多人對此并沒有什么概念,你可以想象,中國成年人正常頭圍才54-58cm,而居然有人的腦瘤從左腦一直長到了右腦,最長直徑達11cm,足足可以稱霸腦瘤界!
白色高亮信號團塊為腫瘤
國外的腦科學曾利用擴散生長模型模擬腦腫瘤生長,并得出如下圖像,它演示了一個本來邊界清晰、影響范圍不算特別大的腦瘤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可能會演變成邊界不清、波及范圍更廣的全過程,這也說明了腫瘤不僅會生長,還極有可能升級惡化!
因為“等”,你可能要承擔這些風險!
1、低級別惡化為高級別,良性升級為惡性:同樣是腦瘤,低級別與高級別,良性與惡性之間治療方法迥異,總體而言,級別越高,惡性程度越大,治療起來也會更加復雜。如果一味等待,不管腦腫瘤進展或快或慢,其都有惡化或轉移的可能,也就意味著諸多可能常人難以承受的嚴重后果,比如腫瘤增長壓迫正常的腦神經顱神經,以致出現癱瘓、聽力喪失、視力喪失等各種功能喪失,這無疑是毀滅性的無可挽回。
2、惡化后再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國內外治療規范指出,有明確手術指征的腦腫瘤,手術是首選和基本的治療方案,應尋求適合的最佳手術入路,保障首次手術全切。術后為保障治療效果,控制腫瘤生長可選擇輔助放化療。然而,很多病人寧愿一開始選擇看似低風險的放化療,表面上看這可能避免了在腦袋上挨一刀,但它起到的作用僅僅是暫時緩解,而不是徹底根治,并且放療引起的放射性神經損傷或放療失敗后,再行手術時會增加手術難度,影響手術的切除率及術后恢復的效果。
3、更多的花費,更大的成本:與其等到病情發展嚴重,甚至進到ICU續命,不如在安全前提下盡早地進行一次性全切手術,要知道,ICU一晚的費用和20天的費用相差幾十萬元,在疾病確診初期進行徹底治療,將為患者家庭省去大量的ICU護理費用以及相關的治療副作用、并發癥治療、短期內復發再治療的費用,甚至省去了大量的康復醫院費用,患者家庭所花費的時間和心力上也將大大減少。
4種常見腦瘤的惡化幾率和最佳手術時機
1 膠質瘤
惡化幾率:低級別膠質瘤生長緩慢,有文獻報道一般每年生長2.2-5.5mm,經過約4-5年的靜止期之后,惡性轉化進入快速增長期,產生明顯的神經系統癥狀變為高級別膠質瘤。低級別膠質瘤惡性轉化的發生率據報道為21%,對于一些特別類型膠質瘤如少突膠質瘤惡化可能性就更高些,具體因素可能包括高齡、男性、多發性腫瘤位置以及切除不干凈等等。
治療策略:膠質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是手術為主、輔以放療、化療的綜合治療。手術主張保留患者神經功能狀態下安全、最大范圍地切除腫瘤。低級別的放化療目前仍有很多爭議,需要根據不同危險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療策略方案,但是爭取徹底的根治性切除手術是最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和保證預后的最關鍵因素。
最佳手術時機:一般情況下患有膠質瘤病人一經發現盡早手術,推遲手術時,腫瘤會累及更多重要結構,增加手術難度和并發癥的可能。腫瘤較大或有廣泛的神經系統癥狀者,通常需要立即手術切除腫瘤。腫瘤較小以及癥狀輕微的病人,究竟是立即切除還是延遲手術,仍存在爭議。很多研究者傾向于在確診為低級別膠質瘤后,做安全范圍內的最大切除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2 腦膜瘤
惡化幾率:文獻報道,腦膜瘤的平均生長速度大約是每年直徑長1-2mm,每種腫瘤、每個人的腫瘤生長速度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也不是勻速生長。腦膜瘤有良惡性之分,一般良性的腦膜瘤手術切除干凈后就可以達到完全治愈的目的,很少出現復發的情況。患者大可不必過于擔心它會惡變,只要積極進行治療,良性腫瘤惡性的幾率非常小,當然有一些報導了放療后可能誘發腦膜瘤的惡變。而惡性腦膜瘤的生長速度較快,沒有包膜,界限也不明顯清晰,通常呈浸潤性生長且分化顯示不良好,不及時治療可能腫瘤侵犯壓迫腦組織引起肢體癱瘓、面癱、言語不利等可能。
治療策略:手術切除是治療癥狀性腦膜瘤的首選方法。現代日益精進的手術顯微鏡、神經導航技術、術中神經生理監測、術中成像等技術,使得手術成功率和治愈率大為提高。手術的目的是減輕癥狀和改變腫瘤的自然歷程。對于惡性腦膜瘤術后、次全切術后、因各種原因失去手術機會或術后復發不宜再手術的患者可選擇放療。此外,也有多種化療藥物和分子靶向藥物用于惡性腦膜瘤的輔助治療提示可能有一定作用。
最佳手術時機:只要腫瘤占位壓迫腦組織引起癥狀,能手術就需要盡早做手術,特別是那些生長速度較快、有明顯癥狀的腦膜瘤,越早做手術越好。比如,發現腦膜瘤,半年后第一次復查時,發現腫瘤有明顯增大,就應該及早手術。如果說第一次復查時沒什么變化,第二、三次復查時,發現腫瘤明顯增大了,尤其有癥狀情況下,要盡早手術。
3 聽神經瘤
惡化幾率:聽神經瘤惡化幾率雖極少,但是腫瘤的生長變大壓迫周邊面聽神經、腦干可以引起非常致命的損害。聽神經瘤生長速度個體差異較大,未經治療的聽神經瘤每年平均增長約0.7±1.4 mm,體積平均增長率為每年33.5% ,年輕病人或妊娠期的病人腫瘤增長較快,此時瘤體內可發生出血或液化壞死出現囊性變。大多數腫瘤會繼續生長,最終導致嚴重癥狀,如果不治療,則會死亡。
治療策略:手術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聽神經瘤手段,以前手術主要是從挽救生命出發,而現在逐漸演變為基于腫瘤全切除基礎上保留面、聽神經功能以及更加注重保護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一般適用于腫瘤大小在1cm以內、偶然發現、癥狀輕微或者高齡的患者。而放射外科和立體定向分割放療適用于小、中型腫瘤,無腦干受壓的患者,目前建議僅用于不適合手術或術后殘留者。
最佳手術時機:當患者臨床癥狀明顯,腫瘤較大或生長迅速時,首選在成熟的手術醫師盡快手術切除,只有手術才能及時制止腫瘤占位引起的神經功能缺損,并爭取顱神經功能的恢復。首次手術對效果至關重要,聽神經瘤患者只要條件許可都建議首選手術切除。
4 腦干海綿狀血管瘤
惡化幾率:腦海綿狀血管瘤一般無良惡性之分,但當其生長在腦干、丘腦、基底節、延髓等部位會極其危險,隨時可能出現出血。以腦干出血為例,出血量少于3ml死亡率70%,5ml以上死亡率90%左右,而超過10ml則死亡率達到100%,未出過血的腦海綿狀血管瘤年出血率為0.6%,但是出過一次血的腦海綿狀血管瘤年出血率高達4.5%~22. 9%,反復出血的患者年出血率更高,所以患者尤其需要警惕。
治療策略: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海綿狀血管瘤的根本方法。治療上應合理選擇手術入路盡可能地安全全切病灶,將出血風險降到最低,這是治療取得成功的關鍵。病變全切除可獲得治愈效果。治療的難度在于,腦干手術風險極大,90%可能性會發生腦干并發癥,手術治療的預期可能不手術還糟糕。
最佳手術時機:當患者出現明顯的癥狀或者活動性出血(即使只有一次)的情況下,要想根治海綿狀血管瘤引起的反復出血手術治療是患者唯一的選擇。否則腦袋中的那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可怕的腦干出血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會比明天先來到,等那時候一切為時已晚。
寫在最后
時間就是生命,一再地“等”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是慘痛而更加巨大的!腦瘤治療是一個在有限時間內爭取最大生機的過程,未免發生各種難以挽回的嚴重后果,請患者家庭積極應對科學治療及早手術。應對以上包括膠質瘤、腦膜瘤、聽神經瘤、腦干海綿狀血管瘤等在內的腦腫瘤,患者應盡早在保留神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前提下盡量高切除率地切除,是治療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甚至決定性的一步,嚴重關系到總體預后。否則如果病情發展到中晚期,有限的治療時機都可能被白白浪費!
參考文獻:DOI:10.1016/j.ijrobp.2017.12.258
陳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