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莞證券,盧立亭)1國際糧食價格維持高位,種植面積增長支撐化肥需求1.1國際糧食價格維持高位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之后,各國愈發重視糧食安全,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漲,至2021年5月份達到階段性高點后,20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莞證券,盧立亭)
1 國際糧食價格維持高位,種植面積增長支撐化肥需求
1.1 國際糧食價格維持高位
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之后,各國愈發重視糧食安全,2020 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糧食價 格持續上漲,至 2021 年 5 月份達到階段性高點后,2021 年三季度國際玉米、大豆、小 麥期貨價格有所回調。然而,四季度以來,全球糧食價格震蕩走高。CBOT 玉米、大豆、 小麥期貨價格 2020 年全年分別上漲 25.44%、39.30%和 14.7%;2021 年分別上漲 21.98%、 1.14%和 20.02%;2022 年年初以來(截止 3 月 18 日)受俄烏沖突影響上漲 25.11%、 25.35%和 37.62%。復盤歷史走勢,主要糧食品種價格走勢和原油價格走勢正相關性較 強,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原油價格的上漲會推高農藥、化肥、農膜等農資產品的價格, 糧食種植成本上升進而推高糧食價格;同時,原油價格的上漲會使得生物燃料(生物乙 醇等)的需求增長,從而帶動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谷物(玉米等)的需求上升,推高谷 物價格。
近期受俄烏沖突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維持高位,同時俄羅斯、烏克蘭是全球小麥、 玉米重要出口國,俄烏沖突進一步加劇了國際糧食價格的上漲。小麥方面,2021 年,俄 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產量在全球占比分別是 9.65%和 4.24%,合計占比 13.89%;俄羅斯 和烏克蘭的小麥出口量在全球占比分別是 15.76%和 9.85%,合計占比 25.61%。玉米方 面,烏克蘭是全球玉米出口大國,2021 年玉米產量、出口量全球占比分別是 3.47%和 13.76%。俄烏沖突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玉米出口造成負面影響,截止 3 月 18 日, CBOT 小麥、玉米期貨價格 3 月份以來分別上漲了 14.25%和 6.35%。
1.2 全球主要農產品庫存較低
近年來,全球主要糧食品種產量、消費量均保持正增長,當前庫存為 2016 年以來低 位。2018-2021 年,全球小麥、玉米、大豆合計產量持續增長,預計 2021 年產量增速為 3.22%;同時期小麥、玉米、大豆合計消費量也持續增長,預計 2021 年全球消費量增速 是 2.84%。庫存方面,2018-2021 年,小麥、玉米、大豆合計庫存逐年下降,預計 2021 年期末庫存合計同比下降 1.61%至 6.72 億噸,是 2016 年以來最低。庫存消費比方面, 2018-2021 年,全球大豆、玉米、小麥三者合計的庫存消費比持續下行,預計 2021 年為 28.64%,同比下降 1.30 個百分點,也創下 2016 年以來最低。
分品種來看,根據美國農業部今年 2 月發布的全球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預計 2021/2022 年全球大豆消費量為 3.69 億噸,同比增長 1.78%;期末庫存 9283 萬噸,同比 下降 7.56%;庫存消費比是 25.15%,同比下降 2.54 個百分點。玉米方面,預計 2021/2022 年全球玉米消費量 11.95 億噸,同比增長 5.08%;期末庫存 3.02 億噸,同比增長 3.48%;庫存消費比 25.29%,同比下降 0.39 個百分點。小麥方面,2021/2022 年全球小麥消費量 7.88 億噸,同比增長 0.71%;期末庫存 2.78 億噸,同比下降 4.02%;庫存消費比為 35.30%, 同比下降 0.25 個百分點。因此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報告,預計 2021/2022 年全球大豆、 玉米、小麥庫存和庫存消費比將繼續下降,全球糧食價格有望保持高位堅挺。
1.3 種植面積增長支撐化肥需求
全球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價格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一般來說,糧食價格上漲的階段, 糧食播種面積同比增長;而糧食價格下跌的階段,糧食播種面積同比負增長。2020 年下 半年以來的本輪國際糧食價格上漲,使得全球糧食播種面積增長。根據美國農業部今年 2 月份的數據,預計 2021/2022 年全球大豆、玉米和小麥播種面積分別是 129.60、202.72 和 222.62 百萬公頃,分別同比增長 1.35%、2.0%和 0.79%。此外,根據經合組織-糧農組 織農業展望的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大豆、玉米、小麥的收獲面積合計約 555.89 百萬公 頃,相比 2021 年增長 1.74%。其中,預計玉米、大豆的收獲面積增幅相對較大,2030 年 相比 2021 年增速分別是 2.36%和 2.81%。長期農產品收獲面積的增長利好化肥需求的穩 步提升。
種植玉米的化肥用量大,氮肥是全球用量最大的化肥品種。具體糧食作物方面,2020 年 我國玉米每畝化肥折純用量是 24.97 公斤,小麥每畝化肥折純用量是 28.33 公斤,大豆 每畝化肥折純用量是 8.46 公斤,小麥、玉米的化肥用量較大。從美國方面來看,生產玉 米的化肥費用高于大豆和小麥,2020 年美國玉米的化肥生產費用每英畝是 116.91 美元, 高于大豆的 31.34 美元/英畝和小麥的 44 美元/英畝。具體到化肥品種方面,氮肥是全球 用量最大的化肥品種。2020 年我國玉米、小麥、大豆的氮肥使用量在各自化肥總用量中 分別占比 25.87%、27.29%和 12.06%。
總的來看,糧食價格上漲,種植收益向好推動糧食種植面積增長,從而對化肥需求形成 支撐,推動化肥價格走高。因此,化肥價格跟糧食價格具有一定正相關性。
2 鉀肥:我國對外依存度較高,全球鉀肥價格有望維持高位
2.1 全球鉀肥供需分布不均衡,預計今年產能增長趨緩
全球鉀肥產能、產量集中在加拿大、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根據鹽湖股份定期報表的 信息,據 USGS 統計,2020 年全球探明鉀鹽儲量大于 37 億噸 K2O(不含死海資源量), 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居前三位,分別占 29%、20%和 16%,中國占 9%,位居第 四。從資源分布來看,加、俄、白三國鉀鹽資源量占世界總資源量的 66%。基于上述資 源分布特征,全球鉀肥產能也呈現出高度集中的格局。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德 國、以色列、約旦和中國 7 個國家 12 家企業的全球鉀肥產能集中度達 84%,產量集中 度達 95%。
具體來看,全球鉀肥生產大國依次是加拿大、俄羅斯和白俄羅斯。2020 年加拿大鉀 肥產量約為 1400 萬噸(折合 K2O),占全球產量的 32%,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產量分別 約為 760 萬、730 萬噸,占全球產量的 18%和 17%,三者鉀肥合計產量在全球占比超過 60%。
由于全球鉀肥需求與供給地區分布不對稱,資源和產能分布集中于北美、東歐、中 亞和西亞等地區,而需求集中在東亞、南亞、拉丁美洲等地區,因此鉀肥國際貿易量大, 主要出口國有加拿大、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三者出口量全球占比超過 70%;主要進口地 區東亞和拉丁美洲鉀肥進口量合計在全球進口量中占比約 50%。
產能高增階段已過,預計今年產能增長趨緩。根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的信息,全 球鉀肥產能由 2011 年的 4290 萬噸增加到 2020 年的 6260 萬噸(K2O),增幅為 45.92%。 產量方面,2011-2020 年,全球鉀肥產量由 2011 年的 3540 萬噸增加到 2020 年 4210 萬 噸(K2O),增速為 18.93%。同時,根據國際肥料工業協會的數據,預計 2021、2022 年全球氯化鉀產能分別增長 0.58%和 0.31%,增速緩慢。(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2 我國鉀肥進口依存度高
國內供給方面,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我國氯化鉀(實物量)產能近年來保持平穩, 在 860 萬噸的水平,且預計未來新增產能少。產量方面,2016-2021 年,我國氯化鉀(實 物量)產量圍繞 630 萬噸上下波動,2021年產量較低,只有 581.46 萬噸,同比下降 17.45%。 國內需求方面,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2016-2020 年,我國氯化鉀(實物量)表觀消費量 呈上升趨勢,從 2016 年的 1326.63 萬噸增長至 2020 年的 1548.82 萬噸,年均復合增速 為 3.95%。然而,2021 年,由于產量和進口量的下降,我國氯化鉀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 15.06%。進口量方面,2016-2021 年,我國氯化鉀進口量震蕩上升,從 682 萬噸上升至 757 萬噸,但 2021 年進口量同比下降 12.68%。2021 年我國進口氯化鉀約八成來源于俄 羅斯、白俄羅斯和加拿大。進口依存度方面,我國 2016 年以來氯化鉀的進口依存度均在 50%以上,2021 年達到 57.54%。
國內鉀肥產能主要集中在青海地區,且企業產能集中度較高,其中鹽湖股份和藏格 礦業產能最大,分別是 500 萬噸和 200 萬噸,產能全國占比分別是 64%和 23%。隨著鉀 肥產能開發進入平穩期,國內基本上無明顯的新增產能。此外,鉀肥的不可回收性,以 及隨著逐年開采,鹽湖鹵水采礦深度和品位出現下降,帶來的鉀鹽礦開采成本有所提高, 小氯化鉀廠家在成本壓力下開工或下降,進而導致國內鉀肥產能或難以提升。
2.3 鉀肥價格有望維持高位
2020 年二季度以來,農產品價格呈上漲趨勢,糧食播種面積增長,鉀肥需求旺盛, 價格走高。以氯化鉀為例,國際氯化鉀價格從 2021 年開始持續上漲,2021 年溫哥華、 俄羅斯、西北歐的氯化鉀 FOB 價分別上漲 205.61%、213.96%和 215.27%。截止 2022 年 3 月 11 日,溫哥華、俄羅斯、西北歐的氯化鉀 FOB 價較年初分別上漲 10.38%、18.84% 和 22.92%。除了鉀肥需求旺盛外,俄烏沖突、白俄羅斯遭遇制裁也是導致全球鉀肥緊缺 并推高鉀肥價格的重要因素。
國內方面,由于目前鉀肥的對外依存度較高,國內價格受海外價格影響較大。近期, 我國和加拿大加鉀公司簽訂了 2022 年大額鉀肥合同,價格為 590 美元/噸 CFR,相比 2021 年上漲 343 美元/噸,上漲幅度達到 1.39 倍,但仍是全球鉀肥價格洼地。截止 3 月 14 日,國內氯化鉀(60%粉)青海鹽湖出廠價是 3900 元/噸,同比上漲 85.71%,相比年 初上漲 22.26%。庫存方面,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截止 3 月 18 日,我國氯化鉀行業總 庫存為 248.66 萬噸,同比下降 12.61%,相比 2020 年下降 38.01%,處于 2018 年以來同 期低位。
我們認為,當前糧食價格維持高位,全球糧食種植面積有望繼續增長,鉀肥需求旺 盛,疊加俄烏沖突、白俄羅斯遭遇制裁使得俄羅斯、白俄羅斯鉀肥出口受限,加劇全球 供給緊張局面,國際鉀肥價格有望維持高位。同時,我國鉀肥進口依存度高,國內鉀肥 價格走勢與國際價格走勢同步性日趨加強,且當前國內鉀肥庫存低位,對鉀肥價格形成 支撐。
3 磷肥:出口暫時受限,國內外價差大
3.1 我國是全球磷肥重要出口國
預計 2022 年全球磷酸一銨產能略降,磷酸二銨產能低速增長。2016-2020 年,全球 磷酸一銨(折純)產能在 1308.8-1416.6 萬噸之間波動,全球磷酸二銨(折純)產能 5 年 間年均復合增速是 2.65%。2020 年全球磷酸一銨(折純)、磷酸二銨(折純)的產能分別 是 1308.8 和 2881.7 萬噸。根據國際肥料工業協會的數據,預計 2021-2022 年全球磷酸 一銨產能分別是 1376.3 萬噸和 1366.3 萬噸,同比增速分別是 5.16%和-0.73%;預計 2021- 2022 年全球磷酸二銨產能分別是 2914.9 萬噸和 3023.4 萬噸,同比增速分別是 1.15%和 3.72%。
我國磷肥產能、產量全球占比高,是磷酸二銨重要出口國。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 2020 年我國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折純)產能分別是 1149.5 和 1264.5 萬噸,在全球產 能中占比分別是 87.83%和 43.88%。產量方面,2019 年我國磷酸一銨(折純)、磷酸二銨 (折純)產量分別是 743.05 和 677.71 萬噸,在全球占比 56.21%和 42.32%。我國是磷酸 一銨、磷酸二銨凈出口國,且磷酸二銨出口全球占比高。2019 年,全球磷酸一銨(折純) 和磷酸二銨(折純)出口量分別是 682.61 萬噸和 814.15 萬噸,我國出口量分別是 119.57 萬噸和 323.84 萬噸,全球占比分別是 17.52%和 39.78%。
全球進口方面,2019 年磷酸一銨(折純)進口量最大的地區是拉丁美洲,全球進口 量占比達到 48.29%;其次是北美洲,占比為 20.74%;再者是非洲、大洋洲、東歐與中 亞,占比分別是 8.54%、6.28%和 5.65%。磷酸二銨(折純)方面,2019 年南亞地區進口 量全球占比 42.98%,排名第一;其次是東亞、拉丁美洲、西歐和北美洲,占比分別是 12.67%、10.17%、10.11%和 6.98%。
3.2 近年來國內磷肥產能去化明顯
近年來國內磷肥行業去化明顯,行業集中度較高。2015 年 7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關 于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一要嚴格控制新增產能,采用減量置換原 則,嚴格市場準入,強化行業監管,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原則上不再新建 以天然氣和無煙塊煤為原料的合成氨裝置,新建或擴建濕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銨、磷 酸二銨裝置。二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建立落后產能退出長效機制,嚴把環保關、能耗 關;對生產經營存在困難較多、產能利用率和銷售利潤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企業,逐 步引導主動退出。三是鼓勵引導企業兼并重組,形成上下游一體的產業體系及橫向跨行 業的肥化企業聯合,組建多產業結合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公司。2016 年 12 月,國務 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2017 年關稅調整方案》,明確自 2017 年開始取消磷肥的出口關 稅,有利于磷肥出口以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壓力。
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2017 年以來,國內磷酸一銨(折純)產能大致呈下降趨勢, 2021 年行業總產能和有效產能相比 2017 年分別下降 15.22%和下降 29.89%。磷酸二銨方 面,2021 年國內行業總產能和有效產能相比 2017 年分別下降 3.12%和下降 15.19%。隨 著磷肥行業產能去化、環保政策等的執行,近年來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的行業集中度呈 上升趨勢。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目前磷酸一銨行業有效產能的 CR7 約為 47%,磷酸二 銨行業集中度更高,行業有效產能的 CR10 約為 87%。
3.3 磷肥出口暫時受限,國內外價差大
化肥出口法檢政策落地實施,國內化肥出口明顯受限。2021 年 10 月 11 日,海關總 署發布公告,將 29 種 10 位 HS 編碼對應的化肥品種納入《必須實施檢驗出口商品目錄》 (即出口法檢)。出口法檢貨物應當在商品生產地或者海關總署指定的地點檢驗,未經檢 驗或者經檢驗不合格的不準報關出口。化肥出口法檢政策于 2021 年 10 月 15 日正式實 施,法檢的執行對化肥出口形成限制,去年 11-12 月化肥出口量大幅下滑。2021 年 1-10 月,我國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出口量分別是 368.19 萬噸和 609.29 萬噸,同比增長 72.98% 和 27.92%,但 10 月 15 日法檢執行之后,11-12 月我國化肥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磷酸 一銨出口量 11、12 月分別同比下降 69.99%和 81.23%,磷酸二銨出口量 11、12 月分別 同比下降 72.94%和 92.94%。
出口受限使得國內磷肥供應充足,價格明顯低于海外價格。截止 3 月 17 日,國內 磷酸二銨(64%顆粒)山東市場中間價為 3670 元/噸,相比年初下跌 0.81%。而美國海灣 磷酸二銨(64%顆粒)價格為 854.2 美元/噸,相比年初上漲 5.43%,比國內價格高 1746.14 元/噸。當前國內磷酸二銨價格相對海外的價差是 2013 年以來最大值。
原材料價格走高,磷肥行業成本壓力大。受原油、天然氣等價格上漲的影響,磷肥 原材料價格走高。截止 3 月 18 日,硫磺、硫酸、磷礦石、液氨價格分別同比上漲 128.47%、 126.42%、63.12%和 29.86%,相比年初分別上漲 27.76%、100%、2.17%和 16.97%。原材 料價格持續走高,而化肥法檢使得出口下降,國內磷肥價格漲幅低于原材料價格漲幅, 磷肥企業成本壓力大。
磷酸二銨庫存低位,若后續出口政策放松,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根據百川盈孚 的數據,截止 3 月 18 日,我國磷酸一銨行業總庫存 29.99 萬噸,同比增長 47.01%;磷 酸二銨行業總庫存是 23.8 萬噸,同比下降 25.18%。其中,磷酸二銨當前庫存為 2018 年 以來同期最低。目前行業受化肥出口法檢政策影響,出口量明顯下降,后續春耕需求過 后,若國內政策放松,出口恢復,國內磷酸二銨價格有望上漲,國內外價差縮小。同時 行業庫存低位,存在補庫需求,則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盈利能力或將改善。
4 氮肥:高油價背景下,煤制尿素具備性價比
近年來全球尿素產能低速增長,預計 2022 年略有下降。2016-2020 年,全球尿素(折 純)產能從 9627.46 增長至 9950.84 萬噸,增速為 3.36%。根據國際肥料工業協會的預 測,預計 2021、2022 年全球尿素(折純)產能分別是 10368.54 和 10339.72 萬噸,分別 同比增長 4.2%和下跌 0.28%。
我國是全球尿素生產和消費大國,出口占比較高。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2020 年我 國尿素產能為 3390.42 萬噸,在全球產能中占比 34.07%。從產量來看,2019 年我國尿素 (折純)產量是 2435.16 萬噸,在全球占比 29.96%。從出口量來看,2019 年,我國尿素 出口量是 494.48 萬噸,在全球出口總量中占比 10.29%。
十三五期間尿素產能去化明顯,行業產能利用率提高。《氮肥行業“十三五”發展指 南》提出,“十三五”期間要淘汰尿素落后年產能 1,350 萬噸。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自 2017 年開始,國內尿素產能呈下降趨勢,2021 年尿素(折純)產能是 3378.28 萬噸,有 效產能是 3102.28 萬噸,相比 2017 年分別下降 9.26%和下降 12.25%。隨著尿素產能的去 化,行業產能利用率呈上升趨勢,從 2017 年的 72.97%上升到 2021 年的 76.81%。
尿素價格上漲,行業庫存處低位。截止 3 月 18 日,我國山東地區尿素(小顆粒) 價格是 2960 元/噸,同比上漲 37.67%,相比年初上漲 14.73%。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我 國尿素行業噸毛利同比增長 16.98%,相比年初提高 51.71%。截止 3 月 18 日,我國尿素 行業總庫存為 56.02 萬噸,同比下降 34.67%,且相比 2020 年同期低 53.03%,為近五年 來的較低水平(僅高于 2019 年同期水平)。隨著春耕對尿素需求的帶動,行業低庫存下, 尿素價格或維持高位,同時高油價背景下,煤制尿素具備性價比。(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5 投資分析
國際糧食價格維持高位,種植面積增長支撐化肥需求。新冠疫情爆發后,各國愈發 重視糧食安全,國際糧食價格 2020 年下半年開始上漲。2022 年年初以來(截止 3 月 18 日),受俄烏沖突影響,CBOT 玉米、大豆、小麥期貨價格分別上漲 25.11%、25.35%和 37.62%。糧食價格上漲,種植收益向好推動糧食種植面積增長。根據美國農業部今年 3 月份的數據,預計 2021/2022 年全球大豆、玉米和小麥播種面積分別同比增長 1.15%、 2.3%和 0.51%。此外,根據經合組織-糧農組織農業展望的預測,到 2030 年全球玉米、大 豆的收獲面積將相比 2021 年分別增長 2.36%和 2.81%。長期農產品收獲面積的增長有利 于化肥需求的穩步提升。
鉀肥: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2016 年以來,我國氯化鉀進口依存度均在 50%以上, 2021 年達到 57.54%。當前糧食價格維持高位,種植面積有望繼續增長,鉀肥需求旺盛, 疊加俄烏沖突、白俄羅斯遭制裁使得俄羅斯、白俄羅斯鉀肥出口受限,加劇全球供給緊 張局面,國際鉀肥價格有望維持高位。同時,我國鉀肥進口依存度高,國內鉀肥價格走 勢與國際價格走勢同步性日趨加強,且當前國內鉀肥庫存低位,對鉀肥價格形成支撐。
磷肥:化肥法檢使得出口暫時受限,國內外價差較大。目前受出口法檢政策影響, 磷肥出口受限,后續若政策放松,出口恢復,國內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價格有望上漲, 國內外價差縮小,行業盈利或將改善。
氮肥:尿素價格上漲,行業庫存處低位。截止 3 月 18 日,我國山東地區尿素(小 顆粒)價格是 2960 元/噸,同比上漲 37.67%,相比年初上漲 14.73%;我國尿素行業總庫 存為 56.02 萬噸,同比下降 34.67%,且相比 2020 年同期低 53.03%,為近五年來的較低 水平。隨著春耕對尿素需求的帶動,行業低庫存下,尿素價格或維持高位,同時高油價 背景下,我國煤制尿素企業具備性價比。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高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