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未經陶瓷信息網書面允許,禁止轉載本文。按照往年慣例,開年天然氣價格通常處于較低水平,一般在2.5-3元/m3,但2022甫一開年,廣東產區天然氣價格最高就飆升至4.95元/m3,使部分陶企開窯復產面臨較大的成本挑戰。據《陶瓷信息》了解,近一
未經陶瓷信息網書面允許,禁止轉載本文。
按照往年慣例,開年天然氣價格通常處于較低水平,一般在2.5-3元/m3,但2022甫一開年,廣東產區天然氣價格最高就飆升至4.95元/m3,使部分陶企開窯復產面臨較大的成本挑戰。
據《陶瓷信息》了解,近一周廣東陶瓷產區迎來復工、復產熱潮,但清遠、江門等多個陶瓷產區天然氣價格突然上漲至超過4元/m3,高企的生產成本,讓部分陶企原定的開窯點火時間推遲。
廣東多個陶瓷產區 天然氣價格漲至4元多/m3
2月12日,廣東恩平一燃氣公司發布的調價通知在朋友圈瘋傳。通知稱,由于倒春寒溫度急劇下降和國內北方存氣量緊張,上游各大碼頭為保民生限量出貨等各方因素,到貨成本已大幅超過燃氣公司供氣價格,且因國內外市場原因及北方用氣量增加,導致現在貨源緊張并持續上漲……對供應園區企業的天然氣單價調整為4.95元/㎡。
4.95元/㎡!達到了近幾年開年天然氣價格的最高點,在陶瓷行業引起廣泛關注。據當地陶瓷企業介紹,在漲價之前,當地天然氣價格為3.75元/㎡,此次漲幅為32%。
據《陶瓷信息》了解,不僅僅是恩平陶瓷產區,近一周時間,清遠產區天然氣價格亦突然上漲。清遠禾云鎮一陶瓷企業表示,當地目前的LNG氣價為6400元/噸左右,折合氣價4.57元/m3,比一周前上漲了1300元/噸左右。
清遠佛岡縣一陶瓷企業告訴《陶瓷信息》,當地現在的LNG氣價為4.15元/m3,比一月前漲了8%左右。
佛山、肇慶產區大部分采用管道天然氣,當前的價格大部分在3.5-3.7元/m3左右,盡管相比周邊產區較為便宜,但相比往年同期,這一價格依然處于較高水平。
除了廣東產區,開年后山東產區的天然氣價雖然暫未波動,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據《陶瓷信息》了解,目前淄博產區天然氣價為3.65-3.9元/m3,臨沂產區為3.8元/m3,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
LNG接收站掛牌價 五天內上漲16.9%~21.9%
據了解,廣東使用的LNG主要來源于深圳大鵬、東莞九豐、珠海金灣、廣西北海幾大接收站。據“燃氣在線”的數據顯示,自2月 9日以來,上述幾大接收站價格幾乎“一天一個價”,短短幾天時間,多個接收站價格漲幅達到16.9%~21.9%。
按照最新的數據,東南沿海各LNG接收站掛牌價現為5750~6950元/噸,按照1400方/噸的氣化率計算,折算氣價在 4.11元~4.96元/m3,如果燃氣公司不倒掛,則到廠價遠高于上述氣價。
2月14日沿海接收站價(來源:燃氣在線) | |||
時間、接收站 掛牌價格 (元/噸) | 2月14日 | 2月11日 | 2月9日 |
福建莆田 | 6910 | 6060 | 5860 |
深圳大鵬 | 5750 | 5700 | 5700 |
東莞九豐 | 6950 | 5900 | 5700 |
廣西北海 | 6900 | 6200 | 5900 |
珠海金灣 | 6650 | 5750 | 5550 |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2020、2021年同期(正月十四)上述接收站掛牌價,2020開年為4000~4350元/噸(折合氣價2.86~3.11元/m3),2021開年為3950~5200元/噸(折合氣價2.82~3.71元/m3),均大幅低于2022年。
瓷磚生產成本突增2元/㎡ 有陶企點火復產受影響
自2021下半年以來,國內天然氣價格一直處于高位,在去年12月初廣東產區曾高達6.1元/m3,雖然在2022年12月中旬以后,隨著陶瓷企業的大面積停產,曾大幅回落至3.4~4元多/m3。
對于去年底氣價大幅度回調的原因,曾有能源企業內部人士向《陶瓷信息》分析,并非源頭價格下跌,需求減少才是主要因素。“12月中旬以后,因為國內能耗大的企業都停產了,碼頭這邊庫存高,又有窗口氣要進來,所以只能降價,春節后隨著各行各業復產,很有可能會漲回去。”
春節后,隨著工業企業陸續開工復產,天然氣價格的上漲果不其然。不過,天然氣價格高企,對陶瓷企業的點火復產影響較大。
去年年底,各類能源、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不少陶企早早地停窯放假,等待開年生產成本回落后再重啟窯爐,近一周多個產區天然氣價格的突然上調,讓氣價較高的產區部分陶企原定的點火復產時間延遲。
以上述恩平產區為例,天然氣價格從3.75元/㎡漲至4.95元/㎡,漲幅為1.2元/m3,當前800×800×11mm的拋釉磚,每平方米瓷磚窯爐需要消耗的天然氣在1.6Nm3左右,這樣的漲幅相當于每平方米瓷磚僅燃料成本就增加近2元錢。
廣東多位化工原料供應商亦向《陶瓷信息》證實,由于天然氣價格突然上漲,有的陶瓷企業點火復產時間不得不延遲,計劃再觀望一段時間,待成本回落后再擇期復產。
丁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