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人認為骨科醫生就是“木匠”,沒錯,骨科手術中電鉆,錘子,鑿子,釘子等工具樣樣都全,不過只有骨科醫生可以把這些釘子板子安全有效的放在人體里。那么做完骨科內固定手術后,打到身體里的鋼板鋼釘需要取嗎?不取會不會有什么危害?下面,就說說這些內固
很多人認為骨科醫生就是“木匠”,沒錯,骨科手術中電鉆,錘子,鑿子,釘子等工具樣樣都全,不過只有骨科醫生可以把這些釘子板子安全有效的放在人體里。那么做完骨科內固定手術后,打到身體里的鋼板鋼釘需要取嗎?不取會不會有什么危害?
下面,就說說這些內固定物的“售后保修“。
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您將了解以下問題
骨科內置物不取行不行?
骨科手術(包括骨折、脊柱退變、腫瘤等)后,體內的內固定物取還是不取?其實,在骨科界目前仍然存在爭議。但是一般認為,有些內固定物是不必取出的,或者不建議取出。
什么時候一定得取?
當內置物出現異常,或者位于特殊位置時,就必須要取了
什么時候盡量取?
什么時候取合適?
在骨折愈合后就可以考慮取出了
手術后,骨折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才能抵抗一些外力,但是此時骨折線清晰可見,骨折并未完全愈合,一般術后一年左右,骨折才能完全愈合,因此,在愈合較好的情況,一般術后1-2年取出內固定,但具體情況需根據骨折愈合具體情況或遵醫囑。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骨折后3個月就會出現愈合傾向,多數可以看見骨痂生長,如果過了半年甚至一年,骨都沒有愈合表現,那么就要警惕骨延遲愈合或者骨不連,需要查找原因,可能得再次手術促進骨折愈合。
內固定取出有風險嗎?
醫學上,內固定取出屬于II級手術,主治醫師級別就可以進行,手術本身風險不高,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內固定取出手術存在風險。比如肱骨內固定取出存在神經損傷風險;鎖骨內固定取出后存在二次骨折風險;內固定時間較長,可能導致螺釘滑絲,部分遺留體內;正因為這些風險,很多內固定物醫生不建議取出。
內固定取出后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來說,當內固定可以取出時,意味著骨折已經愈合,但是,臨床上有很多患者,取出內固定后,同一位置出現了二次骨折。比如鎖骨內固定取出后,術后2~4月內不建議進行接觸性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定期復查影像學檢查,直到確認骨折已經完全愈合。前臂內固定物取出后早期同樣存在骨折風險,也需要定期復查。
總結一下,目前骨科內固定鋼板、螺釘的材質均比較安全,一般不會與人體產生反應,但也有可能出現疲勞斷裂,需要定期復診拍片。內固定是否要取出并沒有確定的答案,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一般在術后一年骨折愈合后可以考慮取出。
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歡迎關注評論,也歡迎朋友們加入我的圈子,謝謝支持!
#真相來了##健康科普排位賽##健康真相館#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