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人說,藝術是連接夢想與現實的浪漫媒介,它的邊界模糊,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在前不久烏鎮戲劇節的閉幕式上,藝術家岳敏君接受了采訪,談到如今的藝術邊界、藝術跨界以及商業資源的相關話題,他表示:“當代藝術邊界的模糊,并不是跨界,應該是無界。”遨游
很多人說,藝術是連接夢想與現實的浪漫媒介,它的邊界模糊,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在前不久烏鎮戲劇節的閉幕式上,藝術家岳敏君接受了采訪,談到如今的藝術邊界、藝術跨界以及商業資源的相關話題,他表示:“當代藝術邊界的模糊,并不是跨界,應該是無界。”遨游在藝術世界的海洋里,岳敏君又是以怎樣的心態去探索藝術世界,平衡藝術選擇?對此,他有著深入地思考和獨到的見解!
追逐藝術之夢,擁抱理想遠方,身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家,岳敏君從年少時,便十分鐘情于繪畫。而也正是興趣使然,理想所致,讓岳敏君始終以開放的心態,擁抱著藝術追求,以自由的方式,探尋著藝術世界。不管何時,他的探索、追逐、他的打開、開放,都是為了踐行那純粹自由的藝術初心,他那源于藝術的自由靈魂與創作法則,也始終熠熠生輝,不曾褪去!
追逐自由:以打開的方式擁抱藝術夢
熟知岳敏君的朋友都知道,他的“笑”中常常滲透著一種對于自由的追逐,而這樣的自由則是源于岳敏君骨子里的一種叛逆,換成他的語言來說,這更是一種“打開”。童年便與繪畫結緣,岳敏君曾為此多次逃離舒適圈,他可以從石油工人的穩定工作中走出,走進大學深造,他也可以從美術老師的體面工作中轉身,投入圓明園畫家村,因為在他心中:“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一定要用打開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人生。”他懷揣著藝術夢,他的打開方式更具主動性,在不斷地打開中,岳敏君的藝術觀念與內心也愈發純粹。
每一次的打開,都在向著理想中更為純粹,也更為艱苦的藝術道路邁進。初入圓明園畫家村的岳敏君曾一度面臨著考驗,但無論那時有多艱難,這段經歷之于岳敏君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選擇,他說:“獲得好的作品,自由是一個前提。”他在此打開了人生,追逐著自由,他的思維不被束縛,他的大腦不被僵化,而是更具靈活性。他在變化中把握著平衡之道,在舍得間激發自由的創作靈感,在打開中擁抱著藝術夢想。
保持自由:以開放的心態鋪墊藝術路
身處龐大的藝術圈,有人習慣性地將成功定義為成名,也有人將成功定義為價格。而隨著藝術生涯的成熟,岳敏君的作品《轟轟》也曾被天價拍賣,但他卻堅持不把金錢作為衡量自我的唯一標準,他說:“我覺得要用那種稍微開放的一個態度去看待這個東西,可能太拘泥于某一些東西,會讓你的看到的世界更狹窄了。”他保持著藝術表達的自由性,堅持著藝術創作的多樣性,不為自己設限,不被商業束縛,他的藝術之路也因開放而自由,因自由而豐富。
時刻保持自由開放的態度去探索藝術邊緣,岳敏君這一代人也成了最早接觸商業的藝術家。他們有人開啟了跨界合作,有人開啟了創新之路,而這樣的結合,在大眾眼里則是違背了藝術初衷。談及藝術與商業,岳敏君這樣說:“這個是一個駕馭的東西。”在藝術世界不斷的探索中,岳敏君保持清醒不被環境所裹挾,他的開放,讓他充實著藝術之路,讓他平衡著藝術抉擇,在商業與藝術的天平前,他也從不畏懼,轉而以一種坦然,直面著眼前的一切,他張開雙臂,擁抱著自由,他的從藝之心也在自由與開放中彰顯著純粹。
每一次的逃離,都醞釀著新的改變,每一次的打開,都蘊藏著新的生機。從石油工人到藝術家,岳敏君始終堅持著開放與自由的藝術追求。他以打開的方式,踏上更為純粹的藝術道路,在自由中追逐藝術理想,他以開放的心態,勇敢平衡藝術與商業的關系,開啟藝術創作的多重可能。而他在舒適圈中轉身,不為商業所束縛,就是藝術家的初心所在,也是他對于藝術世界的探索,在舍得之間,描繪純粹色彩,勾勒自由線條!
在藝術之路上,岳敏君以自由、開放的心態勇敢追逐,勇于平衡,你看過岳敏君的作品嗎,你能感受到他的作品中那種自由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