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丨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1》自白茶復興開始,白毫銀針便一直穩坐高位,從未跌落。不論世人對其評論如何,它都默然應對。其它品類難以模仿的氣質,那股獨特的鮮香醇爽,令不少茶友向往。同時,白毫銀針的價格一直居高
丨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自白茶復興開始,白毫銀針便一直穩坐高位,從未跌落。
不論世人對其評論如何,它都默然應對。
其它品類難以模仿的氣質,那股獨特的鮮香醇爽,令不少茶友向往。
同時,白毫銀針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尤其是來自太姥山的高山產區,更是價值不菲。
有許多人詫異,白毫銀針到底有什么獨到之處?看起來普通,卻賣價一斤上千元。
氣質,能夠突顯人的內在和品味,同樣也能彰顯茶的地位。
《2》
原因一:白毫銀針內質充足
白茶的不同品類之間,依照采摘標準存在著或多或少差異。
白毫銀針,作為初春第一批從茶樹上采摘下來的茶青,蘊含著去年整個冬天的能量和養分。
自古以來,茶葉都是以芽為貴。
飽滿的芽頭中,充盈著豐沛的營養物質,是所有新白茶里含量最多的。
表面上的白毫密實,多到幾乎將綠色覆蓋,因此白毫銀針整體看上去呈現銀灰色。
捧起一捧白毫銀針,能夠發現白毫在空中飄散著,散發出一股清香。
當用沸水沖泡時,大量的白毫悉數掉落至茶湯之中。
白毫中富含著大量的茶氨酸,不僅能夠為湯水提供鮮爽的口感,更能為身體提供養分。
營養物質隨著高溫,均勻地析出至茶湯。
隨時喝下一杯白毫銀針,身體都能感受到由內而外的舒爽。
《3》
原因二:白毫銀針產量低,物以稀為貴
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圈子,都有一個邏輯——物以稀為貴。
按照《人性的弱點》中所說,最痛苦的事莫過于得不到和已失去。
而白毫銀針的高價正出于此。
相比于在春茶季和秋茶季皆有采摘的壽眉,以及大部分在春茶季采摘的白牡丹來說。
白毫銀針的身影通常只在春茶季中出現,也就代表了它的產量是白茶中最低的。
每年春茶季前幾個月開始,便會有老茶友提早預訂新茶白毫銀針。
原因無他,害怕若是自己下手晚了,便買不到了。
好茶不等人,優質的白毫銀針更是難得可貴。
產量低的白毫銀針,被存為老茶的概率低,因此在市場上少見老銀針的影子。
大部分都落入了收藏家的手中,而大多數茶友喜歡邊喝邊存。
既要滿足日常喝的需求,被大量存為老茶的幾率便大大下降,價格自然也更高。
若是有幸能擁有品質高的老銀針,是一件何其幸福和幸運的事情。
《4》
原因三:白毫銀針工藝復雜,需要豐富的經驗
談到白茶的制作工藝,大部分的印象還停留在“隨便曬一曬就能喝”的階段。
若真是如此,白毫銀針也不會擁有如今這般超高的地位。
白茶的加工,主要以萎凋和烘干為主,力求盡量保留茶葉內的養分,做到原汁原味。
日光萎凋,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曬一曬,絕非在太陽底下暴曬且不管不顧。
當茶青剛被采摘下來時,需薄攤薄晾在水篩當中,離地70公分左右進行萎凋。
時刻關注著陽光的溫度,若是太過強烈則要把水篩移至陰涼處,等緩和些再重新搬出去。
真正考驗制茶技術的,除了萎凋之外,還要看烘干。
烘干,是萎凋后的一道工序,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逼出茶葉內的水分,達到標準含水量8.5%以下。
對于芽頭飽滿的白毫銀針來說,中間呈筍殼狀結構,能夠剝開5-7層。
雖然厚實,但同樣為制作提供了難度。
如果烘干的溫度太高,則會將白毫銀針烤干,損耗其中的營養物質。
相反,溫度不夠會讓芽頭表面干燥,但中間部分的含水量仍然不達標。
含水量超標,注定了白毫銀針不能久存的事實。
因此,為了制作出品質優良,含水量達標的白毫銀針,制茶師們花費了大量的心思。
低溫慢烘,用百分百的耐心將芽頭徹底做干做透,才保全了白毫銀針的品質。
比起白牡丹和壽眉來說,制作白毫銀針的難度更大。
可想而知,價格也就更高。
《5》
原因四:白毫銀針最能夠代表白茶的特點
許多茶友在初次見到白茶時,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白茶不白,為何叫白茶?”
白牡丹與春壽眉,主要以綠白二色為主。
雖看上去鮮活,生機勃勃,但似乎與“白”沾不上什么關系。
再說到秋壽眉,五彩斑斕,由墨綠色、黃綠色、古銅色、磚紅色等顏色組成。
但看到白毫銀針之后,一切都了然于心。
密實的白毫覆蓋在芽頭上,摸起來手感順滑,柔順,毛茸茸的觸感討人喜愛。
整體看上去,確實滿眼皆為白色,無法忽視。
此外,提到白茶最大的特點,就是鮮香醇爽。
鮮爽感,主要來自于白毫,從名字中便可以看出白毫銀針的白毫尤為豐富,也最能突顯“鮮、香、醇、爽”之感。
沖泡2020一級白毫銀針時,注入沸水后,尚未揭蓋聞香,便能從空氣中聞到濃郁的毫香。
趁熱聞香,先起的是鮮筍香,隨后才是毫香。
新白茶時期的毫香,接近于野蘆葦草的氣息,干凈、純潔、舒爽。
在毫香之后,還能聞到若隱若現的花香,似春天山間開滿野花的景象。
湯水淳和,細膩,極致的鮮爽感在入口的瞬間便蔓延至整個口腔。
這番美妙的香氣和滋味,才真正配得上鮮香醇爽,香清甘活!
《6》
原因五:白毫銀針陳化后,香氣滋味別具一格
關于老銀針,茶友們總是存在著諸多好奇。
“是不是存老了之后沒有毫香?”
“是不是老銀針滋味比不上新茶那么好喝?”
種種猜測,側面印證了白毫銀針的高人氣。
實際上,白毫銀針新茶鮮爽淳和,存老了之后別有一番風味。
最大的特點,就是原本清新的毫香,突然發生了180°大轉變。
由野蘆葦草的氣息,轉變為了成熟沉穩的稻谷香。
這股稻谷香,會一直伴隨著白毫銀針,就像那句話說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
除此之外,老銀針中還伴有沉遲的藥香,幽幽的花香,清爽的陳香,香型豐富。
湯水由淳和轉變為了醇厚,茶香落水,回甘如泉涌,分外清甜。
白毫銀針的魅力,藏在了悠悠的歲月中。
《7》
白毫銀針成名的背后,定然伴隨著很多不理解。
因為有爭議,未來才有無限可能。
所謂的普通,不過是別人眼里的認知。
真正懂白茶的人,才知道白毫銀針有多么難得。
價格貴,滋味淡,一直是白毫銀針身上撕不掉的標簽。
而那些了解白毫銀針,知道鮮爽感才是白茶特點的人,甘愿為其買單。
不接受惡意的評判,白毫銀針勇敢做自己,才最可貴。
更多關于白毫銀針的原創知識:
白毫銀針光禿禿才是頂級茶?你對白茶的誤解,為何這么深?
入門白茶必備知識: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如何區分?
白毫銀針存三年好喝,白牡丹和壽眉無緣存成老白茶?真相來了
原來如此!白毫銀針的四個特點,使其穩坐白茶王者之位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