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大科主任林琳教授【開欄語】本欄目是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大科主任、學科帶頭人林琳教授帶領團隊開辦的專刊欄目,致力于中醫體質平衡、保健養生和呼吸系統常見病疑難病的預防治療調理,將介紹陰平陽秘健康
【開欄語】本欄目是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大科主任、學科帶頭人林琳教授帶領團隊開辦的專刊欄目,致力于中醫體質平衡、保健養生和呼吸系統常見病疑難病的預防治療調理,將介紹陰平陽秘健康生活知識,日常保健技巧,養肺護肺常識,并介紹肺部結節,肺癌,間質性肺病,慢阻肺,哮喘,支氣管擴張,各種病毒和細菌性肺炎,急、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各類呼吸疾病的預防、治療、日常調理及肺康復。
診室案例
郭姨患有哮喘已經十多年,去年來廣東省中醫院林琳教授門診治療的時候扎了一次頰針,當時喘的情況好轉一些,又給她開具一個處方。郭姨回去后按這個方子吃了三個月,她反饋哮喘已經基本好轉,去年整整一年都沒有發病。但上個月底她不甚因著涼感冒哮喘又復發,由于不方便前來復診,于是郭姨通過線上咨詢林教授去年那個方子還能不能繼續吃。林教授簡單了解她目前的情況,氣喘加重,干咳并有白痰,怕冷怕風,最近很容易感冒,舌暗紅,苔薄白。于是告訴郭姨之前的方子可以繼續吃。因為她患上哮喘的根本病因就是肺脾腎虛寒,寒痰伏肺,那么通過溫補的辦法就可以把她的寒痰去除。而之前的方子也是遵循這個思路,以溫補脾腎、散寒平喘為主,按照這樣再吃三個月基本就可以了。另外,林教授囑咐她平時生活上要注意及時添衣防感冒,盡量不吃一些寒涼生冷的蔬菜水果。
哮喘病因多,治療需直擊病因
林教授分析,哮喘的病因包括很多方面,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經常加班熬夜透支身體,或者過食寒涼生冷的食物、過度使用空調等都會導致陽氣受損,陰寒內生,素體虛寒的人尤其容易發病。郭姨遇冷后易感冒引發哮喘,平時怕風怕冷,不容易上火,這是中醫上所講冷哮證的典型表現,就是由于素體肺腎陽虛、寒痰伏肺所導致的,針對這個問題,想要治療哮喘,我們在治療上就要直擊病因,通過溫補脾腎的辦法,可以把她的寒痰去除。這方面就有很多好用的治療方法,像中藥結合針灸綜合調理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還有灸法、自血療法,以及日常調養的食療膏方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哮喘患者咳喘反復,難以控制,應該如何治療?
雖然哮喘是因體質問題而生,難以徹底根治,但經過規范的治療和日常調護,哮喘是可以控制的。林琳教授認為,人的體質是本,病癥是標。治病標本兼治,才是正確的方法。中醫治療哮喘遵循“發時治標,平時治本”的原則,可分為兩個階段。
1.發作期治標——袪除哮喘癥狀
發作時治療應以攻邪治標為主,祛痰利氣。寒痰宜溫化宣肺,熱痰當清化肅肺,寒熱錯雜者,當溫清并施,屬風痰為患者當祛風滌痰。
2.緩解期治本——調理虛弱體質
平時哮喘未發作的時候應予扶正治本,分辨陰陽,陽虛者應溫補,陰虛者則予滋養,并根據臟腑虛弱的不同而采取補肺、健脾、益腎等方法治療,從而減輕、減少或控制哮喘的發作。
哮喘的預防和日常調護
哮喘的預防和日常調護,主要可分為避免誘因和提高自身身體素質、杜絕痰飲生成兩大方面。
【避開誘因】
1.遠離過敏原
過敏性哮喘大多是由于接觸了過敏原因而引發哮喘發作,所以,遠離過敏原可以達到預防過敏性哮喘發作的目的。常見的過敏原一般有花粉、屋塵、塵螨、動物毛屑、霉菌及職業性抗原等。
2.防寒保暖
天氣寒冷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病,如未有效治療,極易導致哮喘發作。所以,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應格外注意防寒保暖,寒冷秋冬季節需要及時添加衣物,警惕著涼感冒。
3.注意飲食
哮喘患者飲食宜清淡,以溫性食品為宜。少刺激,不宜過飽、過咸、過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過敏性體質者應注意食物過敏,一旦發現某種食物確實可誘發哮喘,應避免進食。
4.其他注意事項
保持情緒樂觀穩定,當出現不良情緒時,要學會給自己解壓,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且輕松的事情,比如聽音樂、練太極拳、練瑜伽、冥想等,讓情緒舒緩下來,減少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同時哮喘患者也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等。
【增強體質】
1.中藥、針灸調理
中藥治療哮喘療效顯著。比如對于發作期患者,根據證型的不同,可分別采取不同的調理方法。冷哮證患者可常食用生姜、羊肉等;熱哮患者可食白果、杏仁;如果發作時有很多黏痰,胸悶喘促,食用陳皮、橘紅有益;如果身體比較虛弱,怕風怕冷,容易感冒,則可多食用黨參、茯苓、白術、山藥、黃芪溫補脾肺等。同時還可以結合針灸進行綜合調理。
2.自血療法
自血療法是指抽取患者自身的靜脈血,即刻注射入患者身上的特定穴位進行治療的一種外治療法,具有鞏固哮喘治療療效,防治哮喘急性發作的作用。主要有兩類穴位,一是控制發作的穴位,例如天突、膻中和魚際等,可起到較持久的平喘作用;另一類為具有補益作用的背俞穴,為臟腑精氣凝聚之處,包括肺俞、脾俞、腎俞三穴,可以達到補肺、健脾、益腎、化濁除痰的功效。
3.食療及膏方
哮喘患者飲食應盡量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還有些食療方可日常食用,如百合豬肺湯、蟲草燉老鴨、川貝燉梨、百合麥冬桔梗粥等可適當吃吃。冬季是哮喘發作的高峰期,正是中醫的冬令進補季節,膏方中的有效成分容易被胃腸道吸收而儲藏,因此膏方調理對增強哮喘患者的抵抗力,防治哮喘發作具有重要作用。像杏仁膏、人參膏、麥門冬膏、阿膠膏、補肺益腎膏等可辨證選用。
4.加強鍛煉
哮喘患者堅持鍛煉可以增強體質,防止病毒、細菌等入侵人體。適宜的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從而減少哮喘發病的幾率。游泳、慢跑、八段錦、太極拳都是哮喘患者不錯的選擇。
醫學指導:林琳,主任醫師,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大科主任、學術帶頭人,國醫大師周仲瑛、洪廣祥、晁恩祥教授學術繼承人。廣東省名中醫劉偉勝教授學術繼承人。現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熱病分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副主委,世中聯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擅長: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科學研究,擅長中西結合治療哮喘、肺部炎癥、支氣管擴張、慢阻肺、肺癌、肺部結節、各種原因的急慢性咳嗽、間質性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和治療。?擅長呼吸系統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肺康復治療技術。?擅長運用中醫藥辨證治療各種疑難雜癥。?擅長體質平衡健康調理。
牽頭制定《慢阻肺中醫肺康復指南》和《中成藥治療成人流行性感冒臨床應用指南》。參與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指南(2011版)》《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等多項行業指南。獲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全國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全國和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全國首屆杰出女中醫師、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南粵巾幗十杰、廣東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廣東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主編出版專著6部,發明專利4項。科研成果先后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廣州市科技進步獎等9項,發明專利3項。
出診時間:
周二下午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研修樓七樓治未病門診
周四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門診三樓特需門診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大科團隊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大科成立于1986年,30多年已建設成為中西醫結合診療水平過硬,綜合服務能力強,行業學術地位高的學科,被遴選為國家華南區域中醫肺病診療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重點專科,在華南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享有較高行業知名度。
專科圍繞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肺結節、間質性肺病、肺動脈高壓、慢性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礙等慢性肺系疾病進行深入的臨床與理論機理研究。通過挖掘和傳承古今經驗,開發系列特色外治療法和內服方藥,學術水平在全國中醫院領先在前。
專科團隊擅長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涵蓋疾病早期預防、治療、康復、慢病管理等核心內容。專科中醫特色鮮明,開展自血療法、中藥穴位貼敷、穴位注射、中醫肺康復等中醫特色治療,對慢性咳嗽、慢阻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多種疾病確有療效。同時還開展肺功能測定、多導睡眠監測、支氣管鏡檢查、FeNO和誘導痰細胞學檢查等現代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服務。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大科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