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撫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即現在的省長而總督職位比巡撫,轄制巡撫,掌有兵權。如陜西巡撫,甘肅巡撫上頭有一個陜甘總督,總管兩省政務,軍務?,F代的市古代稱作府如南京明朝時叫應天府,清朝時叫江寧府,最高長官稱作知府,相當于現在的市長。
清朝的軍隊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其中,八旗軍是清朝的主力部隊,又分成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至于綠營軍,則是清朝入關以后,中原漢人組成的部隊,戰斗力和武器裝備都不如八旗軍。在清朝的地方官中,總督和巡撫屬于封疆大吏。其中,巡撫負責全省各方面的工作,而總督則負責兩三個省的軍務。例如兩廣總督,就是負責廣東和廣西的軍隊工作,但僅限于綠營軍。因為八旗軍不在兩廣總督的工作范圍之內,從康熙皇帝在位時期開始,清朝設立了廣州將軍。
其實,清朝在全國設立了很多鎮守將軍,例如廣州將軍、西安將軍、杭州將軍等等,都是清朝的高級武官,而且基本上都是滿人。 在清朝剛剛入關的時候,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三個藩王控制了南方地區,并且在康熙皇帝在位時期發動了叛亂。歷經8年時間,清朝才徹底平定了三藩叛亂。清朝意識到了廣州的重要性,把廣州視為中西方交流的唯一出口。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加強廣州的防務非常重要。因此,清朝設立了廣州將軍。從權利范圍來說,廣州將軍負責管理廣東和廣西境內的八旗軍。駐扎在兩廣境內的八旗軍并不多,大約只有幾千人。雖然兵力不多,但戰斗力曾經很強。
兩廣總督和廣州將軍都是一品高官,但按照清朝的規定,廣州將軍的地位略高于兩廣總督。如果兩位封疆大吏發生了矛盾,以廣州將軍的意見為主。 除了管理八旗軍的事務,廣州將軍還需要管理民政,這是怎么回事呢?駐扎在各地的八旗軍,通常都會帶著自己的妻兒老小,也就是一大群人。這么多的人口,經常會發生各式各樣的問題。按照規定,清朝地方行政衙門沒有權力管理八旗軍的家屬,必須有廣州將軍來管理。所以說,廣州將軍絕對是實權人物,在清朝統治的中前期,地位和權力都高于兩廣總督。
在電影蘇乞兒中,蘇乞兒的父親擔任了廣州將軍,并且能夠與親王僧格林沁對抗。這雖然是影視劇中的演義,但卻是反應了廣州將軍的權力。 但是,廣州將軍的權力也會不斷的縮水。進入清朝統治后期以后,西方列強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當時,八旗軍已經徹底喪失了戰斗力,清朝不得不依靠綠營軍和各地團練武裝御敵。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這樣的情況已經非常明顯。隨著八旗軍戰斗力急速下降,各地鎮守將軍的地位都在下降。例如江寧將軍,由于太平天國占領了江蘇南部,江寧將軍稱了虛職。
廣州將軍雖然仍負責管理滿人,但權力已經明顯不如兩廣總督。尤其是清朝進行行政改革以后,總督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徹底超越了廣州將軍。 到了清朝統治的最后階段,各地鎮守將軍已經成了空架子。為了改革地方行政結構,清朝廢黜了廣州將軍、杭州將軍等官職。其實在清朝的歷史上,除了各地的鎮守將軍,還有權力更大的轄地將軍。清朝總計有5位,分別是伊犁將軍、黑龍江將軍、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烏里雅蘇臺將軍。這些將軍的權力更高,屬于正一品的大員。不過進入清朝統治末期以后,這些超規格的將軍也被撤銷,在這些地區,清朝建立了行省制度。例如盛京將軍,在清朝統治末期,成為了東三省總督。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清廷前期直隸總督三資輔為政,屏藩衛帝京
直隸總督,清八大總督之一,人稱“制臺、 督憲” ,一般是正二品,如果加兵部尚書銜則為從一品,府治位于河北保定,清順治十八年所設,其職能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管轄范圍大概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地區。相當于現在的北京市長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不過直隸總督其管轄范圍要寬點。清前期直隸總督其作用主要總督軍務,拱衛京師,維護京師周邊的社會安定。
清廷后期的直隸總督北吞大漠,南亙黃河,中更九水合環;五洲稱雄,西岳東瀛一屏障。
內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兩師生。
清朝后期的直隸總督不管是職能還是管轄范圍都增加不少,而一舉成為天下第一總督,前期也說是八大總督之首,但其權力和管轄范圍都不如后期。后期由于外國列強的入侵,而清廷自身能力不夠,不善于與外國列強打交道,而當時的直隸總督曾國藩,李鴻章,這些都是搞洋務的老手,于是清廷不得不依附他們,為了與列強交涉,也不得不加強直隸總督的權力,不僅讓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而且還兼著海疆防務,統領北洋水師,也就是說,直隸總督的職能不僅沒有變而且還增加了外交,通商,海防等職務,致使外國列強可以直接與直隸總督談判,立約。而直隸總督的管轄區域也達7州104個縣,行政區伸展到內蒙古、山東、奉天、山西境內的一部分,南北長2600余里,東西寬1200余里。
特別是李鴻章在直隸總督的任上,讓總督的權力達到了最高峰。讓其不僅具有拱衛京師這一職能,而且還捏住了清廷的外交 和海防的命門,其權力之大,完全是一方諸侯,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軍隊有軍隊,這時與其他總督的距離也就拉的更開了,此時的直隸總督才是實至名歸的八督之首。
清代總督沒有所謂的副總督一官職。
總督,通常指一個國家的某片相對自主的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許多國家都有或曾經有總督這個職位。
清朝時對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稱為“總督”,尊稱為“督憲”、“制臺”等,官階為正二品,但可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與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務的巡撫不同,總督兼管數省,同時在政務之外也兼掌軍務。有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云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陜甘總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專管某項政務的總督官職。
總督的副手有的叫提督或提督軍務
廣州將軍最大,兩廣總督次之,然后是廣東巡撫,最后是廣東提督。
幾個職位的品級,廣州將軍在乾隆以前是正一品,乾隆以后是從一品,總督本是正二品,但一般有加銜為兵部尚書或都察院右都御史,升為從一品,巡撫也本是從二品,會加銜兵部侍郎或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升為正二品,而廣東提督為從一品。
廣州將軍府址就是今天的廣東迎賓館,圖為廣東迎賓館碧海樓,前面的兩個玻璃罩著的石鼓是僅存將軍府的物件。幾個職位的管理范圍,廣州將軍是駐防在廣東八旗兵的最高統帥,兩廣總督是廣東廣西軍務、政務的最高長官,廣東巡撫是廣東軍務政務的長官,廣東提督是廣東綠營兵的最高統帥。
圖為晚清愛國重臣劉長佑,曾任廣東巡撫。因為清朝采取“以滿治漢,以文督武”的管理措施,廣州將軍是滿人的八旗兵,其實是范圍最高軍事長官,負責省內的鎮撫、軍事、外交等事宜,太平時期工作偏重于軍務方面,一旦用兵或打起仗來,將軍在省內可統籌全盤事務,提督、總督、巡撫都要歸其下。
今天的廣東省民政廳是以前兩廣總督府址上建立起來的。另外,如果四位官員一起坐堂,也是將軍坐中間,總督居左,巡撫居右,如果是數人聯名上奏,由將軍領銜,總督次之,巡撫第三,提督最后,所以廣州將軍最大。
兩廣總督本就是廣東巡撫的直屬上級,所以總督在前,巡撫在后。
圖為廣東水師提督李準,他收復東沙,命名西沙,維護中國南海主權。最后就是廣東提督,雖然是從一品,也是綠營兵最高武官,但排在三者之后,是因為廣州將軍、總督、巡撫都可以節制廣東提督,特別是巡撫才二品也行,這叫大小相制,又因為“以文督武”的政策,總督和巡撫對本省的綠營兵不但有征調權、監督權,還有調派罷黜權,廣東還有個廣東水師提督,也是一樣的情況。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