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7月27日,VisionChina2018視覺創新發展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辦期間,豪雅光學召開的「光學離焦與近視控制研討會暨豪雅光學新品發布會」上,自今年3月起在行業內備受關注的采用多區正向離焦(D.I.M.S.)設計技術、具有突破性近視控制效
7月27日,Vision China 2018視覺創新發展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辦期間,豪雅光學召開的「光學離焦與近視控制研討會暨豪雅光學新品發布會」上,自今年3月起在行業內備受關注的采用多區正向離焦(D.I.M.S.)設計技術、具有突破性近視控制效果的光學鏡片在中國大陸地區宣布正式上市,產品名稱為新樂學?多點?近視離焦鏡片(下文簡稱新樂學鏡片)。
新樂學鏡片由由豪雅光學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研發,其發明者之一——香港理工大學梁顯利長者健康視覺教授、眼科視光學院學院主任杜嗣河教授在發布會上向參會聽眾講解了光學離焦對眼球生長與屈光狀態的影響以及新樂學鏡片的臨床試驗信息。
近視是如何形成的呢?
縱觀近年來對于近視成因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相比于其他各大洲,亞洲的近視發病率呈現爆發式增長,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近距離作業過多。
近距離工作過多和近視的形成又有哪些關系呢?
其實這些都可以歸結于“調節滯后”。也就是說人眼在進行近距離視物時,需要動用晶狀體的調節力,但我們的晶狀體并沒有那么的“敬業”,在進行調節的時候會“偷懶”,導致調節刺激與調節反應并不能完全匹配,物像實際是成像于視網膜的后方,也就是看近時會形成遠視性離焦,眼球往視網膜后方的位置生長,眼軸增長,眼睛的屈光狀態向近視方向發展。這恰好與動物實驗中驗證的離焦理論不謀而合。
近視離焦能有效控制人類近視增長?
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們基于在近視離焦研究領域積累的豐碩成果,開始了將近視離焦理論運用于人類近視控制的積極探索。
新樂學”鏡片誕生在豪雅光學位于日本的技術研究開發部,專家們為了在框架眼鏡鏡片上同時實現屈光矯正與近視離焦,突破性地研發出“多區正向光學離焦”(D.I.M.S.)技術,鏡片表面上分布的396個點狀正向光學離焦區
鏡片表面和普通鏡片一樣。但是通過一個小實驗我們可以發現:通過鏡片,觀察背后的紙張,可以看到好多小點。如果有耐心的話,可以數一數小點,一共是396個點。突破性地在大鏡片上實現了屈光矯正與持續性近視離焦的共存。
基于這一理論設計的新樂學鏡片已在香港對160名8~13歲的華裔兒童進行了兩年的近視控制的臨床觀察,對新樂學多點近視離焦鏡片的接受度和研究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見上圖)
大家看下眼科巨頭的臨床數據分析
愛爾眼視光研究所進行的臨床試驗表明:豪雅新樂學鏡片中央視力與傳統單光鏡片無異,中周部離焦區對視力有一定影響(青少年平均下降3個字母),總體而言我國兒童青少年對新樂學鏡片有較高的滿意度(90%)。在臨床試驗中也發現,配戴者在了解到這款產品具有59%的近視控制效果后,提升了配戴新樂學鏡片的意愿。
眼大師推薦:此產品上市已經有一年多時間,從各個機構臨床和使用者以及市場的整體反饋來說,確實對青少年有很好的視力控制效果,目前是售價3980元/付(定制等待期:10-25天),目前只有眼科醫院和少數眼鏡店有售,還沒有完全普及,有需要可以抓緊去了解下這個產品
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