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Dong審核/張子揚校正/知秋對于國人們來說,KTV應該并不陌生吧。尤其是曾經的80后、90后,更是將“唱K”當成了茶余飯后最喜愛的娛樂方式之一。但是如今,隨著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們線上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對于傳統的線下KTV產生
文/Dong 審核/張子揚 校正/知秋
對于國人們來說,KTV應該并不陌生吧。尤其是曾經的80后、90后,更是將“唱K”當成了茶余飯后最喜愛的娛樂方式之一。
但是如今,隨著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們線上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對于傳統的線下KTV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目前,線下“唱歌”這種非暗示逐漸被手機K歌所取代,因此,線下KTV場所的數量呈現出一種逐年消亡的趨勢。
相繼倒閉4萬家
12月7日,一則有關“為何年輕人都不去KTV”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受到了消費者們的廣泛關注以及討論。
與此同時,KTV在國內的消亡史再度被消費者們擺到了明面上。
不少網友表示,對于當下全面社恐的年輕人來說,線下唱K確實不是一種可以放松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年輕人不愿意去KTV最大的原因是現如今的生活壓力很大,明明在手機上就可以組隊K歌,確實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在線下唱K之上。
從目前線下KTV的存在情況來看,確實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業內數據透露:截止到2021年3月份,我國KTV的存在數量僅剩6.4萬家。目前已經注銷或者吊銷的KTV數量高達4萬家。
而根據業內機構公布的“KTV高頻消費人群年齡占比”來看,目前我國KTV的主要消費者集中在60后這一年齡階層。
簡單點說,如今我國KTV的主流消費客戶集中在懷舊的中老年群體。這進一步證明了當下KTV的發展前景堪憂。
線下KTV逐漸“消亡”的原因
對于線下KTV的“消亡”,實際上存在內外部多種原因。
首先,隨著當下智能手機功能的強大,各種唱歌APP的興起,保證了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唱歌的快樂。
在簡單點說,喜歡唱歌消費者在家里利用各種唱歌APP的功能就可以實現在KTV唱歌的各種功能;對于不喜歡唱歌的消費者就更加沒有去KTV唱歌的需求。
其次,線下KTV存在明顯的社交短板。
一方面,前往線下KTV唱歌沒有辦法讓所有的人完全參與進來,有人拿著話筒唱歌就必定有人在低頭玩手機,削弱了部分社交屬性;另一方面,對于部分五音不全的消費者來說,前往KTV唱歌完全就是一種公開處刑,所謂的唱K體驗感,只屬于唱歌好的麥霸們。
為了能夠在當下KTV不斷消亡的窘境中勉強生存,不少KTV被迫進行轉型。除了部分KTV開始進行“音樂+火鍋”這一新模式的創新嘗試之外,甚至于不少KTV開始背地里搞起了明碼標價的行業灰產。但很顯然,最終的自救結果不盡如人意。
年輕人都愛去哪玩?
那么,對于現如今的年輕人來說,將線下唱K這一娛樂方式拋諸腦后,那她們都愛去哪玩呢?
實際上,對于喜歡追求刺激、新鮮感的年輕人來說,在選擇娛樂活動的時候更傾向于相關場景的“細分”性。如喜歡喝酒聊天的年輕人,將酒吧當成娛樂場所;喜歡參與感較強游戲的年輕人,更喜歡玩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游戲;只想要在空閑時刻消遣娛樂的年輕人,或許第一選擇是看一場電影放松。
此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功能的日趨多樣化,也使得部分年輕人把大部分的娛樂時間貢獻給了手機。
寫在最后
簡單點說,對于當下的年輕人而言,娛樂方式非常多樣化,所以,傳統的唱K這種過時的娛樂方式,在當下逐漸被年輕人所拋棄。
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