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臨床上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它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或組織作用減弱導致的全身代謝減低綜合征。甲減病因復雜,以原發性甲減最多見,約占全部甲減的99%,自身免疫、甲狀腺手術和甲亢131I治療是引起甲減的三大原因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臨床上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它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或組織作用減弱導致的全身代謝減低綜合征。甲減病因復雜,以原發性甲減最多見,約占全部甲減的99%,自身免疫、甲狀腺手術和甲亢131I 治療是引起甲減的三大原因。
甲減患者常有畏寒、乏力、手足腫脹感、嗜睡、記憶力減退、少汗、關節疼痛、體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經紊亂或者月經過多、不孕等表現,影響生活質量。另外,甲減可累及心臟,出現心包積液和心力衰竭,若不及時治療,也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維持正常甲狀腺功能替代治療不可避免。
左甲狀腺素(L-T4)是該病的主要替代治療藥物,一般需要終身替代。要想取得好的療效,獲得正常的甲狀腺功能,以下注意事項不可不知哦!!!
1. 劑量選擇應個體化
L-T4治療原發性甲減的起始劑量和達到完全替代劑量所需的時間與患者甲減的程度、年齡、體重和心臟功能狀態等有關。
(1)<50歲且沒有心臟病史的,開始可用足量L-T4替代治療,平均約每日每公斤體重1.6-1.8μg。
(2)>50歲的要常規檢查心臟功能狀態,一般從每日25~50μg 開始,每天1 次口服,每1~2周復查,每次增加25μg,直至達到治療目標。
(3)兒童需要較高的劑量,約每日每公斤體重2.0μg。
(4)老年患者則需要較低的劑量,大約每日每公斤體重1.0μg。
(5)妊娠時的替代劑量需要增加30%~50%。
(6)甲狀腺癌術后的患者需要劑量約每日每公斤體重2.2μg,以抑制促甲狀腺激素(TSH)到防止腫瘤復發需要的水平。
注意:
過量用藥會產生與甲亢相同的癥狀和體征,包括易激動、煩躁失眠、心悸、怕熱、多汗、消瘦、食欲亢進、大便增多或腹瀉等,此時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減少L-T4的劑量或暫時停藥。副作用消失后,建議謹慎選擇用藥劑量。
2. 服藥時間有講究
口服L-T4在體內作用時間較長,故每日服用1次即可,如果劑量大,有不良反應,可以分多次服用。
L-T4的吸收受進食的影響較大,不同服藥時間對藥物的吸收效果由好到差依次為早餐前60 分鐘、睡前、早餐前30分鐘和與進餐同時。故最佳的服用時間是早餐前60分鐘。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患者起床較晚,特別是上班一族還需在上班前完成就餐,早餐前60分鐘服藥很難實現。這種情況下,睡前服藥則是最好的選擇。
3. 哪些食物需避免食用?
食物纖維添加劑對L-T4的吸收影響較大,可降低L-T4在腸道中的吸收,所以應避免進食高纖維食物,如含有大豆的物質。如確實需使用豆制品,可能需要增加L-T4的劑量。而當停止使用豆制品時,也應對L-T4的劑量進行相應調整。
4. 聯合用藥時需注意間隔時間
有些藥物會影響L-T4的吸收和代謝,故與其他藥物需間隔一定時間服用。
(1)含鋁、含鐵和含鈣藥物(氫氧化鋁、硫糖鋁、鋁碳酸鎂、硫酸亞鐵、碳酸鈣、枸櫞酸鈣、醋酸鈣等):
服用含以上離子的藥物前應至少2小時服用L-T4,其中鈣劑通常每日1次,可在清晨空腹口服L-T4,將鈣劑安排在睡前服用;硫糖鋁及氫氧化鋁等需每日3~4次餐前口服,為避免相互作用,則可將L-T4安排在睡前服用。
(2)藥用炭、膽汁酸螯合劑(考來烯胺,考來替泊):
可在胃腸道吸附L-T4,且有較長的接觸時間,此建議患者用藥間隔應為4~5小時以上。
(3)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利福平、異煙肼、舍曲林、氯喹等:
可加速L-T4的清除的藥物,與L-T4服用間隔最好在4小時以上,必要時可適當增加L-T4劑量。
5. 治療監測指標及監測時間
一般前3個月為調整藥量階段,需要患者每4~6周復查一次甲狀腺功能。
根據促甲狀腺激素(TSH)及游離甲狀腺素(FT4)調整劑量,直到達到治療目標。
治療達標后,至少需要每6~12個月復查1次上述指標。
敲黑板,劃重點!
參考文獻:
1. 王可可. 口服左甲狀腺素鈉需要注意的問題[J]. 藥品評價, 2014, 11(3): 42-45.
2.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成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診治指南[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7, 33(2): 167-180.
3. 左甲狀腺素鈉片說明書.
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