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于豐巢來說,近期并不平靜:
4月:豐巢發布公告稱,普通用戶免費保存12小時,超過時間將以12小時/0.5元的標準收費,最高3元;會員可7天長時存放;
5月:豐巢收購速遞易,從而加大自己在“最后一公里”的布局;
5.1假期:某社區對豐巢停電處理,對抗豐巢;
5月9日,豐巢發出一封“給用戶的信”鼓勵大家及時取件。
而在近期,監管部門也提出:“快遞必須按照名址投遞 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但這些對于豐巢而言,并沒有直接關聯,而是把最終的壓力,放在了快遞員身上。
“最后一公里”的設想
2010年,中國郵政設立了第一臺智能包裹投遞終端,智能快遞柜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當快遞員無法第一時間把物品送達用戶時,快遞員會把物品放置在智能快遞柜中,并短信提醒用戶取件。
智能快遞柜的部署對社區而言,快遞柜并不需要占用太多的建筑面積,只需提供電源及網絡即可;對物流企業來說,快遞柜的建立可以加快投放力度及速度;對用戶來說,則是在回家的路上順便拿取快遞——從表面上看,是三方共同獲利的方式。
物流企業在看到這一便捷的操作后,在資本的助推下,短短數年時間,各個社區紛紛建立了多個快遞柜,從而有效推動了物流企業的高速發展,而關于“最后一公里”,也成為物流企業的最佳宣傳點。
豐巢:跑馬圈地
而順豐作為物流產業的巨頭之一,在2015年聯合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等物流公司宣布投資5億元成立豐巢科技。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韻達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豐巢法人代表為順豐總裁王衛。
2016年6月6日,豐巢宣布獲得原始股東5億增資。
2017年1月5日,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完成25億元A輪融資;
2018年1月,豐巢再次獲得了20.73億元的新一輪融資。
在融資的同時,豐巢也開啟了瘋狂的跑馬圈地模式——豐巢通過大力擴建、并購等多種手段,瘋狂擴充自己的布局:
1、豐巢以8.1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競爭對手中集e棧,豐巢智能快遞柜規模增至7.4萬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40-50%;
2、2020年5月5日,豐巢收購速遞易。
然而,在豐巢跑馬圈地的同時,卻是“燒錢”——豐巢始終沒有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
這種擴張對于豐巢來說是極為可怕——各類設備的運維費用將成為豐巢的負擔。
據查詢,目前豐巢的收入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顯示屏廣告收入:廣告播放頻次為30秒一次,一天80次投放量,廣告投放價格為1000元一個月一臺;
2、智能投遞箱外體廣告:規格上寬為0.85m高為1.88m,根據城市不同在廣告投放價格上略有差異,價格區間5000元-8000元一個月;
3、取件短信廣告:取件短信廣告是通知用戶取件信息后綴文案和鏈接,可定向定量某個城市、區域投放;
4、公眾號營銷:通過“豐巢智能柜”微信公眾號,從而帶動各類產品的銷售。
但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常見的一主二副64格快遞柜的零售價格近1.2萬,場地租金通常為0.7-1萬/月(地域不同費用不同),電費方面則可以達到最低3天1度,同時還有通信費用、第三方平臺手續費(支付寶需收取6/1000)。
即新設備第一年投入費用將達到10萬以上,而后期維護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投資成本大,回報周期慢,是豐巢心中永遠的痛點!
而豐巢目前已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的75000個社區,用戶規模達1.3億+,快遞柜達到10w+,處于快遞柜行業的第一位。
據相關數據紕漏,從2016年到2018年,豐巢的總資產從13億元變成了63.11億元,負債總額從6.3億元攀升至17.32億元,而虧損則已經累計超過了10億。
2018年5月,通達系相繼退出豐巢,轉投了對手菜鳥。2019年12月,包括鼎暉、普洛斯等10家公司又相繼退出,注冊資本由24.5億元減少至11.7億元。
如今的豐巢,僅剩下一個順豐可以依靠……
雙向收費下的豐巢
為了求生,豐巢也通過“贊賞”的手段進行收費,而這種盈利模式為后來的“對抗”埋下伏筆。
2019年10月,豐巢通過“贊賞”誘導用戶支付保管費,而“跳過贊賞”則設計為淺色字體——部分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掃碼支付,導致用戶不斷投訴豐巢,最終豐巢答應退款處理。
2020年4月,豐巢發布公告稱,普通用戶免費保存12小時,超過時間將以12小時/0.5元的標準收費,最高3元,會員可7天長時存放。在公告宣布后,某小區直接關閉智能投遞箱的電源——物業稱該豐巢的行為侵犯了居民的權利。
雖然后來豐巢發布公告建議用戶及時取快遞,但這一做法并未獲得用戶的諒解。
除此之外,豐巢還向快遞員“收費”——據了解,快遞員如要打開柜子,必須每次支付0.3-0.6元費用才能正常使用。
即每一次使用投遞柜,豐巢將收到快遞員和用戶的費用。
根本問題:快遞員的責任心
對于用戶而言,豐巢的收費模式并不是重點,最為根本的問題是快遞員的責任心問題。
在順豐投遞物品時,均會發信息提示,并電話咨詢:“您是否方便接收快遞,如不方便,則另外時間配送。”
對于其他快遞員而言,雖然每個月都有“通訊費”,但這并不足以補貼日常通訊費用的支出,且減緩了投遞速度。
為了省時省事,快遞員在未通知用戶的情況下,把快遞放置在快遞柜中——用戶是否接收、什么時候接收,并不再快遞員的考慮之中。
雖然豐巢微信公眾號可以設定禁止投放,當在實際操作中并非如此。
據豐巢客服回答,用戶必須在微信公眾號申請后,再發截圖給客服,才能禁止快遞員投放快遞到豐巢之中,其他方式均無效果。
智能投遞箱是否到了“最后一公里”?
在智慧城市構建的過程中,智能快遞箱的出現解決了用戶與快遞員之間的效率問題,但對于投遞箱服務商而言,其本質并未改變——商人。
任何一個商業模式的背后,都是費用,但對于用戶而言,其抗拒的根本并非在意“幾元錢”,而是在意快遞員在不經過允許的情況下,私自投放在快遞箱中。
快遞員由于收入問題,其會進行根本的計算——選擇提供服務還是自己的收入。
而對于智能快遞箱的服務商來說,如果沒有把快遞員的問題處理好,主動向用戶收費,最終都是飲鴆止渴。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