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走出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云計算開始高速運轉,并開始成為一種普及的、轉型的技術。當前的COVID-19危機可能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一個類似的轉折點。雖然人工智能的影響仍在世界舞臺上辯論,但全球健康危機的迅速爆發和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將加速其影響。

危機時代帶來快速變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發現新藥——無論是疫苗還是治療——的努力已經進入了超速階段。初創公司正在競相尋找解決方案,老牌公司正在與學術界結成合作伙伴關系,尋找解決方案。其他公司正在研究現有藥物的潛在適用性。人工智能被證明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極大地減少識別潛在候選藥物所需的時間,這可能會節省數年的研究時間。已經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包括:對COVID-19癥狀的篩查,對CT掃描的決策支持,以及醫院操作的自動化。從診斷到溫度監測,機器人已經開始執行多種醫療功能。
無論當前危機之后的新常態如何,人工智能顯然將在未來的科技領域占據更大的份額——而且不僅僅是在醫療領域。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認為,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勞動力取代自動化的激增,雇主會裁掉技能較差的工人。他們認為,自動化會在衰退期間激增,并可能給勞動力帶來長期的結構性變化。這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教授Mirko Draca的一篇文章相呼應。Draca在文中表示,經濟衰退將帶來一波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浪潮。
經濟衰退將影響經濟的廣泛領域。最近的一篇報道援引了一位CEO的話說,他不得不在一位員工生病后關閉一家工廠。顯然,機器人沒有這個問題。因此,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加快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