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劉姐,你聽說了嗎?隔壁樓的張姨在體檢時發現了甲狀腺癌”“知道知道,她脖子不是長了個包塊。一直不痛不癢的。哎,我這脖子今年體檢,也說有甲狀腺結節,真擔心會癌變,不行,過完年我要去預約手術把結節切掉……”近年來,隨著醫學診斷水平的提高,甲狀腺
“劉姐,你聽說了嗎?隔壁樓的張姨在體檢時發現了甲狀腺癌”
“知道知道,她脖子不是長了個包塊。一直不痛不癢的。哎,我這脖子今年體檢,也說有甲狀腺結節,真擔心會癌變,不行,過完年我要去預約手術把結節切掉……”
近年來,隨著醫學診斷水平的提高,甲狀腺結節的診出率也在提升。面對身體突然長出一塊“不明物”,很多人不免有些恐慌,害怕結節會癌變,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而由此導致的過度治療現象也逐漸增加。
一、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
甲狀腺結節,即甲狀腺內出現一個或多個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這種特殊的團塊會伴隨吞咽動作,隨著甲狀腺上下移動。而發生結節的因素有很多,多與工作壓力、情緒變動、輻射、熬夜、碘攝入不足等有關。
那么,甲狀腺結節是否會惡變成甲狀腺癌呢?答案可以讓大家放心。甲狀腺結節有良惡性之分,大約只有5%-15%的結節為惡性,而惡性結節發展成癌,又要經歷相對漫長的過程,所以,對于1厘米以下的結節基本上無需過于擔心,發生癌變的可能性極低。
貴州省人民醫院血管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余招焱解釋:“如果彩超提示結節超過1厘米以上,我們建議患者做甲狀腺結節穿刺活檢,明確結節的良惡性。結節小于1厘米以下的,除非彩超提示結節有惡性特征,如有明顯鈣化、邊界不清、形態上改變等因素,需要進一步做穿刺來明確和判斷結節的性質?!庇嗾徐驼f。
而檢查出甲狀腺結節,也并非一定得手術切除。對于一般直徑>5mm可以考慮做微波消融治療;如果是惡性的,直徑<10mm,可以考慮做消融治療;直徑>10mm或者有淋巴結轉移,才需要手術治療。
因此,發現甲狀腺結節不必太過緊張和焦慮,結節良性,不影響美觀,又不影響呼吸吞咽,只需每3~6個月復查甲狀腺彩超即可。
二、體檢查出這6種病,基本不用治,別自己嚇自己
1、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聽上去非常可怕。但它并不能算得上是疾病,只是女性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所謂宮頸糜爛,是指宮頸管柱狀上皮異位,外觀看起來就像“糜爛”了一樣。單純的宮頸糜爛多因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影響,無需治療。若是炎癥感染,導致白帶異常,陰道不規則出血等,則需要前往婦科進行相關治療。
2、輕度脂肪肝
輕度脂肪肝,無需借助任何藥物,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和體育鍛煉來得到改善。而要想改善脂肪肝,最重要的是控制體重、戒酒,多吃雜糧、補充優質蛋白,戒掉零食,堅持鍛煉身體。
3、偶發性心臟早搏
心臟早搏是心臟在正常跳動過程中,突然出現提前跳動的現象??梢哉f,心臟早搏稱不上是病,只是一種癥狀。偶爾的心臟早搏幾乎每個人都會有,當出現情緒緊張、過度疲勞、激烈運動等情況,都會出現心臟早搏,并不需要接受治療。
如果早搏是體檢檢查出來的,患者沒有任何癥狀,不影響正常生活,無需過于緊張,注意少喝濃茶,改掉熬夜、酗酒等不良情況即可。若患者頻頻發生早搏,且有不適感,就需要接受治療了。
4、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不齊,指竇房結不規則發出激動所引起心房及心室節律改變。與心臟早搏相似,大多數竇性心律不齊屬于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也有特殊情況,如果是竇性心律不齊同時伴有心律的減慢,而且心律非常的慢,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治療。
5、生理性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現象在女性身上非常常見,約有8成女性會有乳腺增生,屬于正常生理現象。雌激素會使乳腺的腺體、腺管增生,而孕激素會促使它退出復舊,所以乳腺每個月幾乎都會經歷增生和復舊的過程。
乳腺增生一般不會導致乳腺癌,也不需要特殊治療。但對于病情持續較長,導致出現乳頭溢液、月經不規律、性格改變等,可能惡化導致乳腺癌發生,則需要接受治療。
而為了預防乳腺惡化,一般建議35歲以上有乳腺增生者,每年做1次鉬鈀檢查。
6、肝臟鈣化灶
肝內鈣化灶也并非具體疾病名稱,而是影像學的一種表現,指在B超或CT圖像上肝臟內出現類似結石般的高密度影像。
如果平?;颊邲]有任何癥狀,沒有右上腹的脹痛不適以及隱痛不適。此類情況建議患者繼續觀察,平常注意避免飲酒、熬夜,多休息防止勞累即可。肝內鈣化灶雖然不能自行消退,但基本上也不會發生病變,不需做特殊治療。?
總結:很多體檢查出來的疾病,聽起來可怕,但其實并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一般通過定期復查,注意改變不良飲食和壞習慣都能得到的改善,防止惡變。因此大家無需過于焦慮,自己嚇自己,造成過度治療的情況。
參考資料:
[1]《脖子上有包塊、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 會是甲狀腺癌嗎?》.貴州省人民醫院.2022-01-15
[2]《別慌!體檢出這15種毛病,有些根本不用治!》.健康時報.2021-12-01
[3]《體檢查出這19種疾病,醫生:其實根本不用治!別再花冤枉錢》.精準醫學.2022-01-25
張熙